基层新闻
为生存而战--海孜矿危中寻“机”转型发展侧记
2016-03-03 06:43 邵军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随着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春节假期刚过,海孜矿作为安全威胁大,且亏损严重的矿井,主动顺势而为,应声而动,提前收缩煤炭开采战场,阔步迈上企业转型发展之路。

找米下锅,刻不容缓

2月24日一大早,海孜矿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陈彬与自愿劳务输出的30余名职工一起登上了南下的专车,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前往位于安徽合肥的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实地考察。而这已经是陈彬在春节后的第三次出“远门”了。

受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影响,以及各种安全威胁因素的制约,在淮北矿业的安排部署下,海孜矿对矿井产能重新定位,决定提前收缩战线,暂停开采安全威胁大的Ⅲ1014采区。如何确保矿井平稳度过收缩开采期、如何让每一名被分流的职工有工干、有钱赚、有饭吃成了该矿党政一班人新形势下的首要任务。

“按照目前回采条件和推进度,大井Ⅲ1011工作面将在5月初完成全部回采任务,届时,数百人将面临分流,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该矿安全办公会上,相关负责人表情严肃地介绍了目前形势。

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从确定矿井收缩战线的那一刻起,该矿党政一班人便马不停蹄地展开各项工作—安全管理重点及方向如何定位?风、水、电、气怎样无缝衔接,有序关停?各条系统间有无相互影响和制约?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矿领导们有的熬红了眼睛,有的喊坏了嗓子,有的打完了点滴继续工作。然而,最关键、最棘手的是—生产停了,“人”往哪去?

放心,绝不让一名职工失业

“国家去产能、去库存是大势所趋”、“今年省‘两会’已经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十大任务之首”、“集团公司正在与市里及省内多家企业联系劳动用工事宜”……为消除职工们心中的疑问,该矿党委结合当前特殊形势下,职工思想易波动的实际,组织进行了矿领导下基层宣讲活动。

人心齐,泰山移。矿领导们深入到职工当中,与基层干部职工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围绕着“为什么去产能?”、“如何去产能?”、“人员如何分流?”、“人员分流的‘利’与不分流的‘弊’”以及当前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解释,帮助广大干群更好地理解国家、集团公司为应对煤炭行业困境所出台的各项政策。对于特殊形势下的思想宣传工作,该矿党委要求,“一定要把思想稳定工作做到每一名职工,真正让职工不抱怨,不埋怨,带着对组织的感激走上新的岗位”。矿党政一班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原先打算办理内退的职工有的已经打消了念头,一方面是自身考虑不成熟,另一方面是出于对企业的信任……”该矿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还有职工通过信件的方式与矿领导进行交流,“能不能利用地面闲置的房间搞养殖”、“在工人村设立爱心救助站,引导更多的人奉献爱心,汇聚正能量”、“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出去闯闯也很好”……目前,该矿在集团公司有关部室的帮助和协调下,已经有200余名职工分三个批次前往淮北烈山经济开发区金龙机电、合肥宏立至信等机电装备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积极与兄弟矿井联系劳务输出,成建制调出一个掘进区并配属相关管理技术人员。

通过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和形势宣传工作,职工的观念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跳起来摘桃子”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走出去,闯市场将成为该矿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新常态。

安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

年后,矿井将要收缩战线的消息在该矿职工群众中不胫而走。“矿井还能维持多久”、“安全生产还要不要严抓严管”、“体系建设和质量标准化创建还有意义吗”……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声声入耳。

“抓,一定要抓,更要抓好抓实”、“不光是安全要严抓严管,体系建设和质量标准化创建、干部作风一样都不能少”。该矿党政班子异口同声地表明了观点。

围绕矿井收缩性开采的特点,该矿重新梳理了工作重点和任务:大井采煤工作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维持正常推进度;西部井掘进开拓严密监视顶板状况,加强现场管理。

“下一步各种回收作业将增加,要不要重点安排下?”在安全办公会上,有分管领导提议。对此,矿主要领导作出回应:“各种回收作业千万要做到回收方案科学安全、措施编制严谨到位、工作安排全面细致、生产组织安全严密。并且,大件回收一定要保证有矿、区两级干部盯在现场,方能施工作业。”大家集思广益,立刻使矿井安全管理思路变得更加顺畅,有的放矢。

“今后我们要重点做好两道题:一是做好减法,收缩性开采要安全,人员分流要稳定;另一个是加法,发动职工,凝聚合力,寻求适合矿井实际的多元化发展方式。”该矿党政负责人对矿井的眼前和长远也作出了谋划……

(责编 姚春雷)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安徽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