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假期过后,芦岭矿在认真安排部署节后恢复生产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把每周一次的安全办公会改在基层单位开,改在施工现场开,副总以上领导自觉沉下去、找问题,切实帮助基层单位解困惑、定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一是深入基层,联系班组,宣贯安全。芦岭矿副总以上领导分组到基层单位开安全办公会,认真听取班队长和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情况的汇报,并结合淮北矿业、矿安全生产经营的形势任务,从全矿整体统筹、系统谋化、技术管理、和谐稳定等方面引导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增强安全意识。要求基层单位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及矿安全1、2、3号文等安全经济政策文件,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拧,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同时,要严格班前礼仪、井口安全宣誓、风险预控、安全确认管理,认真学习“三大规程”,认真排查十一种隐患人,落实“两个规范”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违章违纪现象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二是言传身教,切磋技术,解决问题。掘进一区安全例会上,区主管技术员刘坤标在黑板上一边画着Ⅱ1017机、风巷生产示意图,一边向与会矿领导和班队长们介绍情况,矿长周茂春一边认真观看,一边连续提问,并情不自禁走向黑板,拿起粉笔现场教学指导起来。巷道布置关系怎样?顶板压力如何?什么支护方式好?安全威胁有哪些?多年掘进生产和管理经验所积淀的深厚功底窥见一斑,令人信服。大家凝神听讲,若有所思,豁然开朗。周矿长重点介绍锚杆锚索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后深有感触的说,作为班队长和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要弄清弄懂掘进头和工作面通风、排水、供电等系统情况,知道那是采空区、裂隙带?锚杆多长、煤柱多宽?如何达到技术参数要求、如何测算验证等等,不知道构造原理,不达到技术要求,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干,什么地方危险,起不了作用,还盲目认为起作用,这是最可怕的,最危险的。只有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无论干什么活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有把握才行,否则,两眼黢黑,只知道干迎头活,职工和自己的生命都无法得到保障。
三是抖出问题,制定措施,刚性落实。矿要求副总以上领导参加基层单位安全例会、到生产施工现场办公,要做到像方总说的那样,将问题抖个底朝天,把所有存在问题找出来,并能盯得住,攻得下,解决掉。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认真分析区队存在问题的真正原因,把问题摸清、找准、看透、说清,向干部职工宣传贯彻到位,使干部职工都能够多学习、多研究、多观察,掌握知识点、关键点、主工艺、主工序,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按章操作,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四是化解困惑,激励士气,奋勇前行。由于地质条件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掘进一区Ⅱ1017机、风巷生产陷入“孤岛掘进”不利局面,职工收入同比降低,队伍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矿上予以十分关注。在安全例会上,矿领导和该区班队长、技术管理人员一起详细分析造成被动的实质原因,研究确定相应安全施工措施,并实事求是地调整工资分配政策,以确保生产稳定和职工收入与思想稳定。为迅速扭转当前不利局面,要求全区干群充分认识到现场问题的严重性,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生产施工中,遇到水、泥、断层、构造带等条件变化时,要及时进行测算验证,严格按照技术措施要求生产,发现危险预兆,如锚固力达不到参数要求,锚杆支护不回水等要坚决停下来,不按技术措施要求去施工、去验证,都是不可靠的,随时可能出现问题,要严格实施“网、带、索”防护,控顶控帮,确保迎头施工安全。谨防后运运输“杀手”,无论是迎头机械、后运皮带,还是绞车、电车,都是“杀手”,要深刻吸取同类事故和日本斜巷跑车事故惨痛教训,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面对困难的安全生产局面,区队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大局观,对存在问题要对症分析,研究透彻,要把安全措施向每一名职工讲清楚,宣传贯彻到位,现场落实到位。要公平公正派活、计分、分配,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令职工信服,干得舒心。要明确职责,切实抓好文明生产,不得相互推诿扯皮,要发扬特别能战斗的传统作风,履职尽责,把握当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芦岭矿副总以上领导在各单位安全例会上,还就矿井局部瓦斯管理、防火喷浆、地质探放水、综合自动化、经营管理等向职工们进行面对面解读宣贯,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受启发,进一步稳定了思想,激励了士气,为2016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责编 姚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