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朱仙庄矿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
2016-02-12 09:16 张万学 朱安 

去年,“1·30”事故给朱仙庄矿当头一棒,安全形势急转直下,保安全、保生产、保工资、保稳定的压力犹如“四座大山”摆在全矿干部职工面前。新的矿领导班子顶住压力,开动脑筋,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扭转生产经营被动局面,带领干部职工交出了超出预期的满意答卷:“一个向好”、“两个显著”、“三个稳定”。

“一个向好”。一年来,全矿上下认真吸取“1·30”事故教训,坚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为统领,狠抓“学”、“考”、“查”工作,营造人人学体系、用体系的氛围。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环境整治,彻底解决南大巷等多年来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井下安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突出重大灾害防控,坚持上技术、上工程、上装备,全年杜绝了瓦斯、防突、煤层自然发火重大安全隐患。持续保持“严抓严管”的高压态势,全年问责干部30人次,反“三违”945人次(其中干部19人)。矿井整体形势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淮北矿业第三季度安全体系建设考核中排名第六。“两个显著”。生产效果显著。受“1·30”事故影响,866-1工作面被迫封闭,全矿减少一条主力生产线,打乱了正常生产秩序。对此,该矿及时进行了生产调整,优化劳动组织和人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挥综采一区、综采二区生产潜能,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掘进系统围绕Ⅱ1053、8104、879主力面接替,积极开展会战,缓解了接替紧张局面,矿井生产秩序恢复正常。积极推进掘进支护工艺改革,8煤锚网支护工艺取得突破,已在8102风巷成功实施。辅助、地面、机关、后勤等单位都树立了“全矿一盘棋”思想,做到了全力支持,保障有力。全年完成原煤(动力煤+煤泥)209.39万吨,超产4.3万吨,进尺13090米,出色完成了淮北矿业下达的任务目标。经营效果显著。全矿上下坚持两眼向内,深挖内潜,材料投入比淮北矿业计划下降2300万元以上,修理费用同比下降40%以上。还加强修旧利废、回收复用,累计减少新材料投入1600万元。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四项费用”同比下降10.23%。重视煤质管理,在原煤同比减少10.87万吨情况下,商品煤同比增加3.26万吨,煤质管控效果明显。去年,该矿吨煤成本下降22.75元,减亏8000多万元,经营效果位列淮北矿业第一方阵。“三个稳定”。收入稳定。去年,除2月份因“1·30”事故开保底工资外,其他月份都能正常开支,职工收入稳定在淮北矿业中上游水平。队伍稳定。2015年,在淮北矿业减员分流10000人的情况下,人员流失相对较少,职工队伍总体稳定。大局稳定。面对严峻形势,职工思想比较稳定,干部精神状态良好,矿井大局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姚春雷)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安徽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