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广泛的监督,挖掘潜在问题,解决凸显问题。本着这一原则,进入2016年以来,海孜矿党委不断拓展监督平台,积极为广大干部、职工开通各种参与监督的“绿色通道”,广布监督“探头”,加大各项工作的监督力度。
完善公开,以“阳光政务”引导监督。着眼于让职工全面了解矿上的各项工作,矿党委不断强化党务、矿务、科区和班队事务公开工作,强势推行计分计奖公开日查、“三违”处罚周通报、重要事务公开月查、市场化工资一月一预审、科区事务听证会季度召开、重大事项随时发布、评优评先和扶贫济困等权益问题即时公开等制度,通过“兜底”,将涉及矿井发展、牵扯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都摊开到职工面前,接受职工的审视和质询。同时,坚持实施“走下去、融进去、说清楚”战略,组织副总以上矿领导深入基层科区、班组,进行发展形势解读,以面对面交流,将矿井重大决策、战略部署摆到职工面前。针对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各职能部门也结合业务范围,由部门负责人亲自带队,通过开办专题学习班、走基层讲解等形式,开动“党务(矿务)公开直通车”,将矿各项政策的详细内容、具体实施步骤,放到了职工的“眼皮”底下,让干部、职工在关注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
广开言路,以畅所欲言推进监督。矿党委还不断丰富职工发表意见和建议的载体,畅通诉求渠道,激发职工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领导民主信箱、领导月度民主接待、领导不定期召开联系班组恳谈会、纪委月度专项调研、焦点问题无记名问卷调查、领导和职能部门开门接访、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等媒介的作用,为职工搭建起多样的讲问题、提意见、说建议的平台,形成了从上到下,共同参与、全力推进的监督格局。
解决问题,以真抓实干落实监督。把职工反映并查实的问题解决掉,用不折不扣的整改将监督落到实处。瞄准这一目标,针对职工反映的个别人员市场化工资偏高,由矿纪委查实后,对相关的分配办法实施了修订完善,对不符合分配办法的工资做出了核减处理,并就计算差错导致多计、少计工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做出了通报批评和罚款处理。针对职工反映的通风区放炮员工资偏低问题,进行摸底调查,通报了调查结果,消除了误解。矿纪委还将去年四季度以来,针对职工关注的热点、讨论的焦点、反映的难点,实施监督,加以解决的各类实际问题进行整理,公开通报,彰显了矿党委强化监督,完善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和力度。
(责编 姚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