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中利发电多措并举强化经营管控提效益
2016-01-19 12:48 程彪 

新年伊始,中利发电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6年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经营管控,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对外委项目部管理,努力降低检修费用,主动向成本要效益,最大限度拓展公司利润空间。

揪住电量生命线,攻坚迎难而上。公司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理念,克服困难,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电量营销工作,积极争抢市场份额。一方面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及时掌握电网用电需求,坚持“经营部门保计划,生产部门保发电”的电量营销工作原则,明确各级人员抢发电量职责,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电量营销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标管理,紧盯区域兄弟电厂,通过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以区域最优为目标,紧扣电量不松手。同时,坚持电量营销工作考核,通过电量专项考核和月度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公司各部门电量抢发工作积极性。

强化燃料管控,全力严控成本。火电企业的燃料成本已占到发电成本的70%以上。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深入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精心编排每月燃料调运计划,加强调运计划管理的预见性和动态调整,逐步实现每月入厂煤在量、质、价、结构等方面匹配合理。同时加大对燃料结构的分析,紧紧围绕煤泥供应、维护和掺烧三大环节,细化考核指标,最大限度的增加煤泥燃用量,降低发电成本,提升公司综合效益。

预算费用精细化,实行专业承包制。公司全面实行预算费用精细化管理,要求技术部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设备健康状况、使用周期及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将预算费用实行专业承包制,并与个人KPI绩效挂钩。各专业分系统、设备、工程、人工进行费用细化分配,每月进行汇总,并逐月进行差异化分析,做到每个签报都附有费用估算,各专业已使用多少费用还结余多少费用,使费用可控再控,确保预算费用不超额。

强化项目部管理,推行周评价制。随着2016年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调,火电厂的盈利能力锐减,这就愈发突出各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公司通过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全方位堵住各项生产成本“出血点”。从2015年四季度开始,公司对各项目部的日常维护工作,实行周评价制度,对项目部的检修质量进行动态评估,评出优、合格、不合格三个层次,并结合缺陷发生率最终评定项目部服务质量是否满足现场需求,根据合同考核条例与项目部KPI进行考核。“周评价”制度实施以来,公司设备消缺优良率、设备完好率,机组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责编 姚春雷)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安徽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