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各项安全、生产、经营等工作都必须落实到班组中去。为此,杨柳煤业新年伊始就树立了“345”的班组建设工作目标,力争实现班组长素质、班组管理水平、职工技能水平“三个提升”;实现班组工作内容标准化、过程可控化、考核数据化、管理系统化“四化标准”;打造出安全型、效益型、技能型、和谐型、创新型的“五型班组”。
加大班组长选拔管理力度。在班组长选拔上做到“三严”,严把入口关。规范选拔、培训、考试、公示和发证“五位一体”的选拔程序,建立后备班组长人才库,形成“使用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梯级人才培养模式。严格规范公推公选程序,要求班组长公推公选率达到100%。严格日常管理。在固化完善班组当班考核、科区月度考核、矿季度考核三级考核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列出10项规定动作,实施全过程管理。
大力推行班组长素质提升“正激励”机制。开展班组长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大赛活动及班组互动交流课堂、优秀班组长讲堂等,利用工作现场进行业务和管理技能培训,为班组长相互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对班组长实行“三项激励”,经济激励:在执行班组长工资系数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班组长津贴制度;荣誉激励:班组长优先参加各类评先评优及培训;政治激励:把优秀班组长作为党员重点发展对象,纳入科区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优先选拔使用。
扎实开展班组安全特色活动。每周开展班组安全自主管理和风险预控大赛,以班组对抗赛的形式,将班组安全管理与风险预控安全确认、“两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结合起来。按照集团公司“596”班组建设体系要求,结合矿井实际,积极推广具有杨柳特色的“13162”班组安全管控模式,细化了班组管理中的16项管理程序,并把《班组长安全生产手册》、《班组工作日志》、《现场安全层级确认》、“风险预控考核”等作为有效支撑载体融入其中,切实使班组现场安全管理始终处在的全过程防控之中。
(责编 姚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