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淮北选煤厂下发了《2016年产品质量生产组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明确煤炭产品质量考核与质量事故责任追究规定,坚决打好聚焦双效攻坚战。
淮北矿业2016年工作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大煤质和选煤管理力度,对煤质和选煤管理不力的单位实行挂牌督办。该厂以国家相关质量标准为准则,以淮北矿业下达的生产任务为目标,统筹规划,细致分析,出台了《管理办法》,成立了由厂长担任组长的产品质量管控领导小组,围绕“五降一提”(降灰、降水、降矸损、降煤泥产率、降加工费,提高精煤产率),从原煤调运与验收、生产组织协调、产品入仓与装运、质量指标调整与执行等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同时制定了煤炭产品质量考核细则,对7个生产区的精煤、动力煤、配煤产品以及矸石、煤泥等副产品生产指标进行了明确,把工资、奖金纳入产品质量考核,与内部市场化绩效考核紧密挂钩,实行一月一考核、一通报。《管理办法》规定,精煤产品批合格率必须达到98%,动力煤及配煤产品发运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才能兑现当月绩效奖励。加大经营问责力度,配套出台了《淮北选煤厂产品质量事故责任追究规定》,坚持质量事故追究“四不放过”原则,对产品质量事故进行了界定,划出了质量事故“红线”,规定精煤产品发运灰分合格率每下降1%处罚责任单位2000元;发运水分不合格,每批次处罚责任单位1500元;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检验、的责任人给予每次500元以上处罚。同时要求事故所涉及责任单位或部门要负责追究到班组、个人,并将原因分析、改进和预防措施及处理结果报经营主管部门备案。
在此基础上,该厂还着眼于选煤厂自动化、信息化建设,谋划实施无人选煤厂建设试点工程,在去年开展选煤厂专业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和经济技术对标,对过去发生的质量事故案例进行再学习,对事故原因、教训进行再剖析,查摆各项生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经营管控是否有创新等。对标同行业先进单位,引导各单位学习、借鉴同行业、同工艺厂区、同作业班组先进指标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严控产品关键性指标以及生产消耗支出,着力提升经营管控水平。
(责编 姚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