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煤海深处展英豪——记祁南矿“金牌班队长”李康
2015-11-12 08:40 蒋龙和 

他,勤奋好学,从一名普通煤矿工人,成长为一名掌握现代化生产机组设备的技术大拿,成为矿山一名职工技能培训的“领军”成员;他,追求进步,从掘进战线的一名毛小伙,成长为矿山的一位管理行家,并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掘进劲旅。他就是祁南矿“金牌班队长”、“优秀技能人才”、祁南矿掘进五区机电队队长李康。

技术上当尖兵

1998年,李康从淮北职业技术学校,被分配到正在筹备建设中的祁南煤矿,当了一名掘进工2000年5月,祁南矿投入使用了第一台综掘机组。他被抽调这个刚成立使用的现代机组设备的综掘区队当了一名机电工。从此,他在工作中处处留意,悉心观察,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对比,加深体验理解,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有时机组“失灵”,他怕耽误生产,急忙对机组“号脉”,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修理,日久天长,对机组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2005年,在矿举办的职工技术比武活动中,他一路过关斩将,摘取了桂冠,成为这次大赛活动中一棵闪亮的技术新星。2007年,在集团公司举办的职工技术比武活动,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赛中,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夺取综掘机维修工第二名,荣获 “技术状元”称号。取得优异成绩后,李康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依旧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平并顺利地取得 “技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现代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大拿。2012年4月,在祁南矿成立的“综掘机实训基地领跑团结队”中,李康被列入其中,成为一名矿山技能人才的“领军”人物,并多次被集团公司推荐参加了集团公司举办的综掘机技能提升培训班上的授课讲师。

素质上强队伍

为打造过硬班队职工队伍,李康一直把“科技兴队”作为全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注重技术骨干的培养,利益分配向技术骨干倾斜,充分利用班组现有的人才资源,利用班前会、班后会或班中休息等时间,让本班组有一技之长的职工,为大家“传经送宝”,并开展“1+1”“1+2”结对子帮教活动,形成技术传、帮、带。并建立考评台账,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坚持每月评选出一名“青工学技明星”,为职工树立读书学技的榜样,激励青工读书学技,营造出学技光荣、争当学技明星的良好氛围。仅去年,在全矿举办的职工技术比武活动中,涌现出刘纯金、刘黎、徐磊磊等5名技术型青工,成为班组的“品牌”职工和技术骨干。

管理上争一流

为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李康在班组推行了“一保、二分、三查、四落实”的班组管理法。一保,就是坚持每班三人签订“三人安全联保互保合同书”,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管理和安全生产人人抓、人人管的安全大格局;二分,就是“分田到户”,划分责任范围,明确每一个岗位每名职工承担的职责和每道工序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严格奖惩兑现,从细节入手,从每一道工序抓起。三查,就是班组长和质量验收员要做到班中巡查,着重规范职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把好过程控制关。四落实,就是坚持落实没有借口。对质量不过关或操作不规范的职工,坚持按制度给予处罚,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从而增强职工自我约束、自主保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牢岗位安全保障线,打牢班组安全生产基础。2011、2012年,在全矿开展的百名班组擂台赛活动中,该班组连续两年被矿评为“金牌班组”称号,并荣获2012年度淮北矿业“标准化班组”荣誉称号,成为全矿掘进系统班组建设一支娇艳的奇葩。他本人先后荣获祁南矿“金牌班队长”、“五好标兵”等荣誉称号,成为全矿班组长队伍中一棵耀眼的“明星”。

(责编 姚春雷)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安徽省国资委